足球竞彩app排名

就诊版 大众版 职工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肿瘤治疗和修复

血管瘤 (二)

2009-08-07

  血管瘤是血管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也可以是一种血管组织发育异常形成的血管畸形,先天发病为多,其发病率约为0.3%~1%,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其次为口腔黏膜和肌肉,再次为肝、骨骼、脾及神经系统,偶可发生在消化道、肾脏等组织。血管瘤按形态学分类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三类。
  毛细血管瘤主要由毛细血管丛组成,多见于儿童,很多在出生时即可发现,最多见于面、颈部,四肢躯干较少,位皮肤内,不侵入皮下组织。局限性毛细血管瘤称草霉痣,最为常见。呈现单个鲜红色或暗红色病变,直径数毫米至2~3cm。边界清楚,压之不褪色。有的在5岁内可自行消退。广泛性毛细血管病称葡萄酒色斑。呈大片鲜红或暗紫斑片,压之褪色。成年后一般不扩大或消退。主要影响美观。 草莓状痣如在学龄前无退化表现即可考虑进行治疗,不宜等待过久。对于难治性多发性及危重的婴幼儿血管瘤口服激素是加速其自然消退的首选方法,此外可用480~630nm波长的选择性激光治疗效果不错。放射治疗由于并发症多已很少使用,手术切除适用于上述方法效果不佳的病例,扩张器治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效果。葡萄酒色斑可采用选择性激光治疗或光化学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由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薄壁的扩大血管窦组成。其特点为皮肤颜色可正常或呈蓝色、紫色,瘤体形状不规则,界限不清,柔软而有弹性,体位试验阳性,可被挤空的隆起团块,多见于四肢、躯干及面、颈部。肝、胃肠道也有,但较少见。成年人发病率较毛细血管瘤高,继发局部血栓形成可产生疼痛,扪之有结节状。海绵状血管瘤可手术切除,也可用硬化剂、电化学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以减小出血量,常用硬化剂为5%鱼肝油酸钠、脲素、平阳霉素等。此外铜针留置法及电化学治疗也有一定作用。
  蔓状血管瘤是由较小的动静脉瘘和粗大曲张的血管组成。其特点为一种盘曲似蚯蚓状的有搏动的血管瘤,可扪及震颤,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局部病灶组织可明显扩张增大,少数患者耳鼻口及四肢体积扩大到原来的数倍。头部、面颈部及四肢多见。头部蔓状血管瘤由于搏动使患者感觉难受,也可引起头痛、耳鸣。也可侵蚀颅骨,进入颅内,并与脑膜血管沟通。选择性动脉造影(DSA)可辅助诊断和治疗。范围较局限的蔓状血管瘤宜尽早手术切除,若能完全切除疗效最佳。范围广泛者宜先作动脉造影术,了解供应血管瘤的主要动脉支后再予以栓塞治疗,以减轻手术中的出血。
  淋巴管瘤
  大部分学者认为淋巴管瘤是一组以淋巴系统发育畸形为特征的疾病,不具备肿瘤细胞增殖及浸润的特性,故实际应称为淋巴管畸形,其组织学表现主要由内皮细胞排列的管腔构成,而其中充满淋巴液。因组织结构不同临床上又分为毛细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和囊性淋巴管瘤三种类型。儿童发病多见,淋巴管瘤生长缓慢,自行消退极罕见。
  毛细淋巴管瘤名曰单纯性淋巴管瘤,皮肤多发,口腔粘膜发病也多见。常如黄豆大小,色淡黄透明,破损时有粘液样液流出,有时混有小血管而呈淡红或紫红色,多为成群聚集。未破损淋巴管瘤表面光滑柔软具有压缩性。
  海绵状淋巴管瘤最常见,主要由扩张屈曲的淋巴管组成。发生在皮肤、皮下组织及肌间结缔组织间隙中。表皮颜色多无变化,有压缩性,很柔软,多房性囊肿彼此相通,结构如海绵。发病以头颈最多,其次为下肢、臂、腋及躯干,唇舌发病的可形成巨唇(舌)症。
  囊性淋巴管瘤又名水瘤,是一种充满淋巴液的先天囊肿。与周围正常淋巴管不相连,主要来源于胚胎的迷走淋巴组织。好发于颈部后三角区,但可延伸至锁骨后、腋下及纵隔等多部位,向上可延及颌下、口底等,腹股沟及腘窝也可发生。常似拳头般大,缓慢生长,由于与皮肤无粘连,肿物表面皮肤无变化。性质柔软,囊性,分叶状结构,能透光,轻微压缩性。用针穿刺可抽出草黄色胆固醇结晶液性、透明,很快凝固,与淋巴液性质相似。无肿大压迫时没有临床上任何自觉症状,体积过大时视囊性淋巴瘤生长部位而产生相关的症状。继发感染,弥漫性肿可加剧压迫症状。
  虽然有报道采用冷冻、激光、电凝等非手术方法治疗淋巴管瘤获得成功,但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最主要的选择,继发创面可采用植皮或皮瓣及皮肤扩张术等方法治疗来覆盖创面。


 

?